《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每天和自己對話,做一位可以對自己寬容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是不是常常在乎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常常在意別人的眼光。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人,身為教師,我就希望把每位學生教好!希望他們在我的教育之下,都可以成為一位人人稱讚的學生,可是這是難如登天的事。所以我常常在堅持和放下之間掙扎?

本書作者孫延沇,畢業於韓國諮商研究所。她是韓國知名的心理諮商師。從2012年開始,她舉辦免費的「心理之夜沙龍」,為那些因生活艱苦而被疏遠的人們提供心理諮商服務,鼓勵大家進行自我療癒,協助與會者親身實踐,積極改善人際關係,擁有更自在的生活。

「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是她對於人們心理問題關懷的重點。在諮商心理學系授課期間,她不斷提出這個問題並給予回應,而最令她感興趣的是:人的內心是如何在建構之後被破壞?又是因為什麼而連結在一起?也出版多本跟心理相關的著作。

現今她為「Sostory」心靈諮商指導代表,從事心理諮商,並提供企業教育課程。所以我相信本書作者可以給我一些答案,讓我安頓我的內心,面對自己可以更寬容些,不再陷入完美的理想世界。

接下來,我將和大家分享我從書上學到的完形心理學:

1.如何做到此時此刻的「察覺」?「接觸」?
2. 如何了解阻礙寬容的界限?
3. 如何接觸寬容的方法?

察覺本身是一種治療


書中提到,察覺是可以被訓練的。那些跟察覺有關的事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可以專注於練習如何感知身體的感覺、慾望、情緒、想法、形象、行動、環境或是狀況等。一般來說,一旦察覺到自己的現狀,身體就會動員內部及外部的能量來解決問題。

生活中,我們常會落入我擔心朋友會怎麼看待我的行為,擔心丈夫不能理解我們內心真正的想法……等,如果我們可以進行語言風格的對話練習,就能夠認清自己的感情,並為此負責。

多用主動句取代被動句。

因為那天的事,我才生氣。

改成「對於那天他的行為,我選擇生氣。」

利用這種方式察覺自己的語言型態。

另一種影響我們頗深的就是「環境」,隨者年紀的增長,我們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多,像我本身是位教師、母親、太太、女兒和級導等身份。

扮演好工作上的角色後,回到家都已精疲力盡了,還要張羅晚餐及陪伴孩子複習功課,做家事,有時候會對自己的孩子感到些許不耐煩,對他埋怨「媽媽要照顧你到何時?媽媽也很累了」也常對自己說出的話,感到懊悔!

書上提到「生涯彩虹圖」將生活中選擇與負責的角色具體化。可以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同時擔任許多角色,且心理上承擔過多責任感。告訴自己要客觀看待自己當下的處境,並容許自己一些空間及寬容。

從六種妨礙因素解脫


書上提到六個阻礙我們對自己寛容的因素,分別是
「一定要這麼做才行!」:內射因素
「無法接受自己的不足之處。」:投射因素
「以我們的關係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融合因素
「對別人開不了口的要求,卻拿來要求自己⋯⋯」:回射因素
「別人會怎麼看我?」:自我意識因素
「反正一切都是白費力氣,根本沒有意義!」:折射因素

每個人因為所處的環境及家庭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阻礙。其中對我影響最深的是「內射」就是毫不為自己考慮,只能無條件接受現狀,並受到他人行為或價值觀左右,而對自己的行為或思考方式產生負面影響的現象。

從小,我的母親對我的教育方式屬於高壓手段,凡事都要聽她的,我不能有任何想法,導致我長大之後許多需要做決定的時候,我往往做不了主,有時候影響了我的生活。

所以我要再日後學習覺察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並試圖說出來,為自己做主,為自己負責。


面對及自我支持,擁有更多寬容


書上提到,人們會將情緒用二分法來歸納,將憤怒理解為負面情緒,將幸福理解為正面情緒。

然而,這種想法完全是錯誤的表述。

情緒是沒有辦法區分正負好壞的,因為所有的情緒都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自然形成。

想在不阻斷情緒的前提下進行接觸,我們必須要先消除對情緒的錯誤偏見。

所以我們停止逃避,勇敢面對我們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正如完形心理學專家金正奎教授所說的:「除了自己,沒有人能真正讓自己陷入痛苦之中。」

如果我們沒辦法對任何事都無欲無求,那只能接受無法放下慾望,必須帶著恐懼生活的不完整的自己。如果只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很難做到。那麽依靠他人力量也是一種方法。

我曾經因為想教好每一個學生,常常把學生留下跟他們分享我自己的故事及向他們說道理,也因此常常耽誤他們放學時間及自己接小孩的時間。身旁許多同事,都勸我要適時的放下執著,準時放學,學生依然可以成長的。

近年來,我也覺察到要學著對自己寬容;也對學生寬容,現今的我常常準時下課。學生還感謝我準時放學呢!

最後,喜歡書上放上的一段文字,和大家分享。

「對於無法改變的事情,
請給予我能夠平和接受的心智;
對於可以改變的事情,請給予我挑戰的勇氣。
此外,請給予我
能夠辨別這兩件事的智慧。」

希望大家都有這兩件事的智慧,做一位可以對自己寬容的人。
#孫廷沇
#遠流出版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
#2024第6本閱讀筆記
張貼留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