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筆記術01】捨不得在書上作筆記?25年筆記達人這樣說⋯⋯


本文原發表於「我愛寫筆記」臉書社團,感謝張俊鴻授權轉載。

張俊鴻老師是資訊業的資深前輩,也是「我愛寫筆記」社團裡的筆記達人,總是大方分享他實作25年的筆記術。這些經驗和觀念不僅對職場大有助益,對於人生的思考也能帶來新的啟發。

我們將陸續收錄這些寶貴的內容,以「達人筆記術」為主題成為一系列文章。本文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讓我們來探討「書上作筆記」的觀念。

當你閱讀一本書的時候,你習慣隨手在書上做筆記呢?或是習慣盡量維持書本的整潔呢?

關於這個疑問,筆記達人張俊鴻老師認為「書上作筆記是職場的利器」。

這是否顛覆了你的認知呢?快來看看他怎麼說。

從小不喜歡抄筆記,因為覺得書上都有的內容為什麼還要抄。也不喜歡聽課,因為如果講的都是書上的內容,那也沒有必要聽。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畢竟也抄了兩本筆記,高三的物理、與大二的微分方程。當然這兩門課也取得不錯的成績。

沒想到,因為在學校不喜歡聽課,不喜歡抄筆記,但為了考試及格,卻養成快速閱讀與抓重點的能力。大學畢業後反而成了優勢,一路通過研究所等各種考試,在職場上也能發揮自己的潛能。

那麼筆記是否有需要呢?我認為筆記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筆記可以找出重點、觸發想法,不僅能加速讀懂內容,而且又能學到自己不懂的概念,能運用在工作上、生活上,讓工作更有績效,生活更多元豐富。

我認為作筆記最好從書上筆記做起,在書本的內容上畫龍點睛,也可以簡化抄筆記的工作與時間,讓書本成為自己最直接也是最好的朋友。

書上作筆記的7個技巧

書上作筆記的方法,可以從點線面體之幾何概念來考量,以涵蓋理解書本的各個層面。在書上作筆記的技巧可歸納為下列七項。

一、畫重點

在重要段落或詞句上畫底線,提示須注意之內容。

二、做註記

顏色標籤或符號或摺角強調其重要性,例如若有疑問以「?」標示。若有意見,也可在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想法。

三、理順序

分項陳述者,以數字標示其順序,有助於記憶。

四、相互參照

在各個章節之間,若有類似概念可以(「cf」或「see」+頁碼)相互參照。甚至於可以找出作者不連貫或不一致的內容。

五、概念鏈結

將書上的主要概念相互連結。例如,可在目次或書上之要概念,以數字編號,並連成順序,就像一趟旅行之一系列景點

六、建立框架

思考整本書的架構,建立框架,以供論述、記憶或應用

七、撰寫觀點

在書的前後空白頁寫上整本書的主旨、心得、概念、或觀點

以上技巧,前四項為點,第五項為線,第六項為面、第七項為整體。


通常,我也會給書本五顆星等級的評價,如果評價是四顆星以上,會另外以分解因式閱讀法整理。

「分解因式閱讀法」分成:1.重點、2.數字(含圖表、公式)、3.詞句(含嘉言)、4.心得等四欄,整合在一張A3紙上,可以一目了然,整體相互參照比較,以掌握整書本的精華。

學習閱讀是無止境的修練,建立有系統的學習筆記更能成為你職場上競爭的利器。



學習筆記術之後,更重要的是實作練習,如此才能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在此我們也同場加映張俊鴻老師的筆記範例,提供你參考。
















書上作筆記的過程,是不是很像與書本的私密對話呢?當你下次再閱讀書本時,不妨盡情在書上作筆記,記錄你當下的思緒和靈感,相信這將成為你獨一無二的知識寶庫。

如果你也想找到更適合的筆記方法,或是想建立更好的筆記習慣,歡迎你加入「我愛寫筆記」社團,讓我們一起向達人學習做筆記的眉角,升級我們的思維和職涯!

「達人筆記術」系列文章

【達人筆記術01】捨不得在書上作筆記?25年筆記達人這樣說
【達人筆記術02】CLEAR框架筆記,專家沒告訴你的職涯必殺技
【達人筆記術03】「超簡易」觀念筆記術:幫你累積一閃即逝的日常創意靈感!
張貼留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