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隱的封印》閱讀心得:培養情感表達能力,是給男孩們最好的禮物

本文原發表於【心裡住著彈力女超人】粉絲專頁

{getToc} $title={內容目錄}

a. 作為男孩/青少男的父母

從前不久發生的超跑富少毆人,幾年前的鄭捷捷運隨機傷人、歐美校園掃射,一直到最近的林秉樞事件等等,在撻伐暴力傷人的不應該之外,這樣的暴力新聞總是讓家有男孩的父母心裡為之一驚,不但擔心孩子遇到類似的環境,也煩惱孩子應該怎麼教才能避免成為事件中的主角?

而每當看到媒體採訪這些人(被害人、或加害人)的父母親友時,也倍覺殘忍。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責任教導及養育,但並不是單方面的教導及養育就能保證孩子能總是做得好做得對;但孩子犯錯,第一個被獵巫的就是父母;孩子受傷哭泣,第一個哭泣的也是父母。親職不但是責任,也是壓力。

這些日子我一直努力想把《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酷文化》再讀一次;第一次閱讀因為太沉重,或許不自覺地抗拒讀完某些章節,拖到最近因為頻頻的社會事件才又再重新閱讀。我必須要說養育青少男心裡有非常多糾結,既怕太寵讓他變成媽寶,又怕太嚴厲導致一輩子的心理陰影、太過在意又擔心成為直升機父母,分寸的拿捏著實不容易。

b. 親職筆記:培養情感表達能力,是給男孩們最好的禮物

這本書裡很多描述男孩面對的情景,都讓我不忍閱讀必須快速翻閱到下一頁,主旨在述說社會及文化對男孩是如何的冷酷,覺得男孩或男人必須要是某種樣板的樣子,如鐵錚錚的男子漢、不可以情緒外露、要tough等等。尤其在某些環境如軍隊、球隊更是如此,為了紀律或信仰的因素,更會以同儕的力量來強化這樣的養成。

當小男孩一直被這樣形塑和要求,就開始封閉自己內心的情感,慢慢成為一個不談論情感、沒有情感,甚至冷漠的男人。書裡面以這樣的方式來解釋,為什麼男孩或男人會以暴力或恐怖的方式來面對情緒的衝突,因為他們從來不懂得也被教導不要面對情緒。這本書給予建議,就是男孩也需要情緒教育,教導它們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為自己的情緒找出口等等。書裡也提供其他實質的建議,例如甚麼是恰當的管教? 如何不要讓管教成為另一個暴力的起源等等。

我想影響一個人的因素太多,沒有人知道多少和甚麼樣的情緒教育是適當而足夠的。但這本書在天生的氣質、(父)母親的失職、或生理的影響之外給了一個新論點,建議是社會型塑男孩的養成過於冷酷,以至於男孩失去情感表達的能力。

作為一個母親,除了希望接連的社會事件引起當局的注意和檢討之外,我樂見正面的建議如培養男孩的情緒表達能力,陪伴男孩建立解決問題的對策,也期待社會也用相同的眼光看待男孩/男人的情緒表達,鼓勵他們找出更多社會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

張貼留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