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表達,你的努力一文不值》閱讀心得:學會職場溝通技巧,讓你的努力更有價值


本文原發表於「我愛寫筆記」臉書社團,感謝李蕙君授權轉載。
此篇文章為《不會表達,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33個精準、高效、重溝通的工作法則,讓你的用心和成效,百分百被看見》的讀後感想

剛好最近我剛成為職場新鮮人,對於職場生態還有很多需要摸索的地方,這本書真的帶給我滿多收穫的,希望我的心得也能帶給大家一些共鳴。

首先先跟大家分享幾句我書中喜歡的句子,再跟大家分享我的感想,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喔

一、佳句摘錄

  • 溝通時盡量不要猜測他人想法,有問題直接問,不然就是提出來討論。
  • 真話只講一部分很危險,容易導致更多糾紛或矛盾。盡量做到誠實,即有話直說,不是隱瞞部分資訊,尤其是關鍵重點。
  • 開誠布公的交流溝通,是團隊合作中的重要環節,言不由衷反而容易破壞團隊氣氛,導致企業經營出問題。
  • 交流時要保持開放的交流環境,但前提是要互相尊重,要提出建設性的建議,給人明確的方向,避免淪為為反對而反對。
  • 在坦誠的交流中,無論對方和你的觀點是否相同,都要告訴對方你的看法,積極回應對方,不應該因為意見不同而對對方不理不睬,這樣反而容易導致關係失和。
  • 積極的回饋可以:讓對方知道你明白他的意思、讓對方知道你對於他的意見是持認同或是反對意見,是不確定還是有待商討。
  • 要有時間觀念,不要無故浪費。只要你想做一件事,總能找到做的時間。
  • 要懂得分辨哪些事情重要及哪些事情緊急。
  • 不要認為時間多的是,因為有些事情需要馬上做,等到明天性質變了就沒意義了。
  • 30秒電梯理論:在30秒內把要表達的內容三點化,溝通效果將會倍增。
  • 冗長的表達會造成不清不楚的結果,成功溝通的關鍵在簡潔
  • 別費盡口舌說小事,要用隻字片語說大事。如果你永遠都在忙著說話,那就永遠也學不到東西。
  • 在職場上,行動力就是執行力,想提高執行力不是光靠嘴巴說,也要言出必行。說得再動聽,不如把事情做到位。
  • 答應別人的事情要說到做到,失信於人可能會使形象受損,影響未來前途。
  • 有時過於追求準備充分,反而成為拖延行動的擋箭牌,這便是典型的準備麻痺症,這種心態會導致你在準備中錯失機會。有六成把握就可以行動。因為萬事都在變化,確定大方向和行動策略便可執行,若過程中有問題再想辦法解決。別把事情想得太難,對待日常工作不用過度準備,也可以嘗試行動看看。
  • 溝通的7C原則:清晰(clear)、簡潔(concise)、具體(concrete)、準確(correct)、連貫(coherent)、完備(complete)、謙恭(courteous)
  • 達成有效溝通的態度:(如圖)
  1. 對事不對人:不要帶著主觀情緒或偏見去溝通
  2. 坦誠表達:不要因為他人直接的表達就把他當成攻擊性的言語
  3. 求同存異:雙贏勝過爭輸贏
(在意見出現分歧時,可以試著肯定對方的觀點,站在他的角度思考,若無法認同對方,不妨先擱置分歧,而不是只想著說服對方,重點是要雙方溝通愉快、解決難題,這才是雙贏。)
圖片來源:《不會表達,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二、閱讀心得

「我已經努力」這句話,其實是對「能力配不上工作」的掩飾。如果這樣的情況出現三次,基本就耗光了主管對你的信任。
這段文字是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話。

因為我才剛畢業,兩週前剛出社會,發現職場和學校對於「努力」的定義大有不同。

以前在學校考不好可以說我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花了很多時間讀書,但成績還是不理想,通常老師和父母不會為此特別多說什麼。

可是在職場上,努力已經不是一個加分的技能了,而是一個必須要具備的「態度」,誰會希望自己的員工不努力呢?

而且在上班時公司講求的是績效跟成果,如果你沒做出一個好的成績,但卻常常跟老闆說你很努力了,在上司的心中或許就會有以下疑問:「看你明明已經很努力了,但成果還是不好,看來應該是你能力不足,不適合這份工作……」

大家可以思考看看,當我們從老闆的角度思考,員工A做事很認真但效率不好,員工B上班常常偷懶,但做事的效率高又好,老闆會比較喜歡哪位員工呢?

看完這段話真的讓我很有感觸,因為在工作時有時確實會有已經很努力但還是跟不上大家進度的時候,這時候如果只是一直跟老闆說你已經很努力了,對於工作是完全沒有幫助的。

如何讓你的努力有價值呢?

書中給出的建議是:
(1) 取得實質的成績
(2) 增加「努力」的可見度

因為努力的程度不該由自己來標榜,而是要由他人來評價,才能更有價值。


張貼留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