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生活的吉光片羽,我記故我在



本文作者Yuchen,透過欣傳媒旅遊頻道分享旅遊、工藝與展覽等心得。感謝授權「我愛寫筆記」網站轉載,特此申謝。

我覺得人的想法會一直轉變,此刻你有的點子跟感覺,如果不記錄下來,很快就會消失。印象中,小時候好像有聽過一個總統把他的點子寫成小紙條,然後放在帽子裡之類的故事……嗯,那大概是我對筆記的初始印象。

等我們都長大了之後,就會失去以前的自己。但是如果有一點點東西被記錄下來,就會想起自己曾經的樣子。

從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開始,我就開始以自己畫格子當方式寫日記,然後在日期格子後面書寫需要比較多空間記錄的事情,像是插畫、講座筆記、或是看展覽的明信片、門票等等。但是一個月兩頁的日期格,加上很多很多頁的展覽、插畫、筆記、生活記錄,會造成工作排成上的不連貫。

所以,後來我才把記錄的過程發展成有一本獨立的日期格本,再搭配另一本生活記錄本。



透過手的書寫,可以讓我比較能確實地清楚自己聽到或是當下覺得重要的資訊,或者在各種漫遊模式之間獲得的想像力。當日後回頭查看時,就能在文字或圖案之間,察覺到自己過去的樣子;同時,並讓過去記錄下的文字跟圖樣,成為現在創作的資源跟轉換的素材。

日期格本跟生活筆記的搭配方式,也讓我可以快速找到自己對於過去回憶的不確定,從日期格本查找,再去生活筆記中確認細節。這些年,我大致就是用這種方式,建立了生活記憶的資料庫。

而上面這段影片,當初因為執行計畫所需,回國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所以需要更詳細的紀錄旅行中發生的細節。故而一路上每天都寫比較長的日記、畫圖,並把所有的單據都貼在一起。

之前在北非旅行時,曾經因為執意要去沙漠,曾跟朋友說:「如果我死了,我的家人看日記就會知道我發生過什麼事情。」這雖然是玩笑話,但一輩子很長也很短,到底發生過什麼事情?而每一次的轉變又是因為什麼轉折?對我來說,似乎也有特別不同的意義。

嗯,這或許是我想就能力所及地記錄下隻字片語的原因吧!




★ Photo Credit:Bich Tran

★ 歡迎報名參加Vista的五月讀書會:《場景革命》。

★ 提升你的內容力,請別錯過《內容力:打造品牌的超能力》線上課程。

Buy Me a Coffee
張貼留言

留言